t78402

李成钢:中美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%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 7

李成钢:中美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%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 7月29日,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宣称,中美双方已达成协议,将原定于7月底到期的关税休战措施再顺延三个月。 根据这个协议,美国暂停对华的24%额外关税不会生效,同时中国暂停征收的针对性关税措施也不会实施。新的暂停期将于11月11日结束。 此次中美之间的会谈,是第三次高级别经贸磋商。两边团队关起门来谈了两天,主要围绕关税问题和市场开放这些核心议题反复博弈。 最后达成这个延长协议,相当于给经贸关系又加了一道保险栓。值得注意的是,现在中美之间仍然存在10%的关税,涉及到芯片、新能源产品等关键商品,这部分关税暂时没有变动。 谈判过程中还发生过一些小插曲。美方曾经试图把中国和俄罗斯、伊朗的能源交易也塞进议题,但被中方坚决挡了回去。 中国这边的立场很明确:经贸谈判就该谈经贸,不该乱塞政治筹码。而中方手上也握着重要底牌——稀土。 美国汽车、军工等行业高度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,这块短板可不是三五年能补上的。 这次延长关税暂停期,说白了是双方实际需求驱动的结果。美国那边零售商和制造企业天天被高物价问题困扰,中国这边的出口企业也需要稳定环境准备年底销售旺季。 两边企业都巴不得关税暂停的时间越长越好。不过看深一层,这次协议反映的是中国谈判策略的成功。 面对美方捆绑政治议题的试探,中国没退让,用市场多元化和稀土反制的手段稳住了局面。 技术领域的交锋其实更有看点。这次谈判桌上美国提了个“芯片换稀土”的建议,提出可以放开部分芯片的禁令,条件是中国减少对稀土出口的限制。 这个提议很有意思,说明美国对华技术限制政策有点左右为难:既想在高科技领域卡中国脖子,又舍不下中国的市场和稀土资源。 说到中国企业,很多人已经在积极利用这个暂停期谋出路。不少外贸企业忙着转移生产线到东南亚,或者尝试打开“一带一路”市场。 温州那边的工厂主说得好:“关税墙挡不住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,但我们要跑得比政策变化更快才行。”国家层面上最近也出台了一些跨境电商免税政策,给企业吃下更多定心丸。 这三个月的暂停期是中美双方共同创造的战略缓冲空间。李成钢反复强调的“中美合则两利、斗则俱伤”可不全是场面话。 去看看实际数据就知道:去年中美贸易额高达6600亿美元,双方经济紧密程度远超一般人的想象。 中国手里还有两张王牌: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和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,这两个优势可不是贸易战能改变的。 未来90天里中美还要接着谈知识产权保护、市场开放这些更复杂的问题。但无论谈判桌上交锋多激烈,桌下的生意一直在进行。 说到底,历史早就证明靠关税打压别国发展的路子行不通。开放合作、互利共赢才是经得起检验的真道理。经贸关系稳了,全球经济这艘大船才更不容易翻。 参考资料:中美就关税问题达成新协议——央视网财经频道